LPR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贷款利率未来还有下调空间吗?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最新LPR显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品种均维持前期水平,这是自今年5月下调后LPR连续第五个月保持稳定。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
这两个期限品种的LPR自今年5月下降以来,已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
市场分析认为,本月LPR维持不变符合预期,主要源于政策利率稳定、银行息差压力等多重因素。
01 LPR稳定的多重因素
政策利率的稳定是LPR按兵不动的首要因素。
LPR以中国人民银行的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定价基础。自5月该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40%后,持续企稳不动。
10月14日,央行开展的9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仍维持该利率水平,从机制上决定了LPR缺乏下调基础。
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压力同样抑制了LPR下调空间。
随着银行业持续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银行息差缩窄压力不断增大。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42%,较2024年四季度末下降10个基点,已处于历史低位。
在商业银行净息差承压的背景下,当前报价行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
此外,近期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影响,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略有上升。
02 当前利率环境与政策观察
目前,无论是企业贷款利率还是个人贷款利率都处于低位。
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根据世界银行调查报告,中国金融服务效率在全球50个经济体中已达到最优水平,仅有7.7%的调查企业认为贷款利率高或贷款程序复杂。
当前,“融资贵”已不是主要问题。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可能主要得从降低抵押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着手。
三季度以来,货币政策总体上处于观察期,这是近期LPR报价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
03 未来展望:LPR仍有下行空间
尽管近期LPR持续稳定,但专家普遍认为年底前仍有下调空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近期外部波动加大,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及中国出口的影响有可能在四季度进一步体现。
四季度加力稳增长、稳就业的必要性上升。
王青认为,年底前在大力提振内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报价有下调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并有可能连续降息,外部因素对国内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掣肘进一步弱化。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从降息的必要性上来讲,弱信用、弱地产以及低通胀和高实际利率环境下,中国降息周期延续的必要性较高。
04 房地产市场与针对性政策
市场普遍关注5年期以上LPR的可能调整,因其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
王青预计,四季度监管层有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
这是现阶段缓解实际居民房贷利率偏高问题、激发市场购房需求、扭转楼市预期的关键一招。
8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再提房地产,会议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未来应通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公积金首付比例、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方式给予多孩家庭、购买绿色建筑家庭更大购房支持,进一步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LPR的未来走势备受市场关注。随着四季度稳增长需求上升,加之美联储降息弱化了外部约束,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所增加。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提示,虽然商业银行息差压力不小,但“LPR下调引导贷款利率调降前,可能需要存款利率的先行下调”。
LPR报价是否会下调、何时下调,将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和形势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