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经济半年报出炉,数据背后释放出多地经济韧性强、动能新、活力足等信号,具体如下: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从增速看,有22个省份跑赢或持平于全国增速(5.3%),其中西部省份9个、东部7个、中部5个、东北1个。西藏以7.2%的增速领跑,甘肃、湖北、浙江等省份增速也较为亮眼。从总量看,广东、江苏、山东等13个省份地区GDP总量超过2万亿元,东部省份经济规模依然位居前列,同时中西部省份增速亮眼,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外贸展现强劲韧性:在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外贸大省进出口值合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64.1%,同比增长4.8%,拉动进出口整体增长3个百分点,贡献了全国出口近六成的增量。广东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4%,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28%,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内需潜力加快释放:“两重”“两新”等政策加力扩围,各地紧抓机遇强化落实,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成效,内需潜力加快释放。例如,北京市企业在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浙江省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多项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在60%以上;河南省通过举办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等,消费增速达到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支撑作用显著,新动能加速集聚: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福建、安徽、河南、湖南等实现8%以上的增长,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较快发展。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规上企业;江苏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行业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四川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产量大幅增长。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部分省份服务业表现突出,如北京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行业收入增速自年初以来持续提高;河南前5个月全省规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8%,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2.3个百分点。各地积极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三季度是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重要时期,多个省份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保障民生等是重要抓手。例如,广东省提出坚持“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省提出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市提出强化产业支撑,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激发消费活力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