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西黑冠长臂猿的“四季菜单”
无量山原始森林绿意盎然,林间传来西黑冠长臂猿清亮的鸣叫。此时,几只西黑冠长臂猿正灵活地在树枝间采摘野果,地面上不时落下它们吃剩的果核及果肉。
每年10月24日的国际长臂猿日,我们总会将目光投向云南景东无量山和哀牢山的茂密森林。这里是西黑冠长臂猿的全球主要栖息地之一。
这些被当地居民亲切称为“树冠精灵”的灵长类动物,如今在景东县境内已有101群、600多只,与2010年的89群相比,其种群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趋势。
这一成就背后,是人们对长臂猿食性奥秘的深入探索和理解。
01 树冠精灵的饮食秘密
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这些灵长类动物主要栖居于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已知长臂猿中分布海拔最高的一个种。
它们活动与觅食均在约15米的高大乔木的树冠层或中层中穿越进行,很少下至5米以下的小树上活动。
西黑冠长臂猿的社群活动范围极广,大多在1平方公里以上,远大于其他长臂猿。
近年来,普洱市通过安装红外相机、聘请专职护林员实时监测等方式,持续加大科研监测力度。
监测结果揭示了西黑冠长臂猿食性的一个惊人事实:它们的食物并不仅限于植物。
它们还会采食鸟蛋,捕食昆虫、鼯鼠等动物,通过荤素搭配实现营养均衡。
02 四季轮回的饮食变迁
西黑冠长臂猿的饮食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它们依靠森林的慷慨馈赠,在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食物。
春季菜单
当春风拂过无量山,长臂猿开始品尝嫩芽、嫩苞和花朵。
森林中万物复苏,它们享受着新生植物带来的鲜嫩与营养。
夏季选择
随着温度升高,它们的食谱转向叶子和部分生果。
茂盛的树冠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既满足水分需求,也补充能量。
秋季盛宴
成熟的果子成为这个季节的首选。
无量山森林中各种树木结出丰硕果实,为长臂猿提供大量能量,帮助它们储备脂肪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
冬季储备
当果子减少,它们转而取食一部分老的叶子。
尽管食物选择减少,它们依然能在寒冷的季节找到维持生命的养分。
03 营养均衡的饮食策略
西黑冠长臂猿的饮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精细复杂。它们不仅懂得随季节变化而调整食物种类,更注重营养的均衡摄入。
科学研究表明,西黑冠长臂猿的食谱涵盖69种植物性食物和5种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包括乔木48种,灌木8种,藤本12种和草本植物1种,分别隶属于37科,55属。
从取食行为观察来看,果实类占绝对主导——在西黑冠长臂猿的全年取食频次中,果实所占比例高达78%。
叶和芽所占比例为20%,而花和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分别为1% 和2%。
西黑冠长臂猿对食物品质的要求极高。它们喜食成熟多汁的果实,在云南无量山大寨子的西黑冠长臂猿取食38种不同植物的果实。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西黑冠长臂猿形成了应对植物物候期变化的觅食策略,使其食性与栖息地植物物候期具有同步性。
04 森林超市的物候节律
西黑冠长臂猿的“四季菜单”直接受森林中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这种自然节律决定了不同食物的可获得性,进而塑造了长臂猿的饮食日历。
早春的3月和4月,植物的结果率仅为2%,而此时植物的展叶期和开花期达到高峰。
长臂猿随之调整食性,取食嫩叶和花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季节。
5月进入雨季后,植物结果率逐渐增高。
8月达到30%,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
9月和10月是长臂猿果实类食物最丰富的季节,长臂猿对果实的选择性也逐渐增强。
研究表明,北方长臂猿能够适应显著不同的环境(比如较低的年均温,果实丰富度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
相较于热带地区长臂猿,北方长臂猿取食更多的叶类食物,占据更大的家域面积。
05 灵动的森林园丁
西黑冠长臂猿不仅是森林的居民,更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园丁。它们的生活与森林的健康息息相关,在无形中扮演着森林维护者的角色。
每一群长臂猿都有家域,有的活动范围超过200公顷。
长臂猿吃下植物的果核,长距离移动进行传播,进一步丰富了区域内的物种。
这种种子的传播对于维持森林的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随着西黑冠长臂猿、印支灰叶猴等存在食物竞争的物种数量持续增长,西黑冠长臂猿也面临季节性食物短缺问题。
为此,普洱市、县相关部门自2010年起,持续开展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修复工作。
06 守护“树冠精灵”的餐桌
面对季节性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破碎化的挑战,当地保护机构和社区积极行动起来,为西黑冠长臂猿打造更为丰盛的“餐桌”。
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已初步掌握长臂猿所食的100余种食源植物。
在此基础上,他们正在开展对大寨子地区的所有长臂冠长臂猿食源植物的识别工作。
景东县在无量山大寨子实施了长臂猿栖息地植被恢复及食源基地建设试验示范项目。
他们种植了包括润楠、野柿子、酸枣,以及藤本植物的五味子、崖爬藤、八叶瓜等等,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0亩。
这些举措为西黑冠长臂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普洱市、景东县两级公安机关还与保护区管护局建立常态化联合巡护机制。
他们定期深入保护区巡逻,重点排查非法盗猎、采伐、侵占栖息地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线索。
在景东无量山和哀牢山的深林中,每一天的黎明都始于西黑冠长臂猿清脆的鸣唱。这声音穿越雾气缭绕的山谷,回荡在茂密的林间,仿佛是对新一天的礼赞。
随着季节更替,长臂猿在树冠间寻觅不同的食物,它们的“四季菜单”不仅是生存的智慧,更是与森林千年共舞的证明。
而当地居民与保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则让这首古老的自然之歌得以继续传唱。
当最后一声猿鸣在山谷中渐渐消散,我们仿佛听到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希望之音——这声音微弱却坚定,它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的延续,都是对这世界最美的馈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