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金大幅流入的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亮眼,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该板块凭借基本面支撑、政策利好与资金共振,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动能,后市预期持续向好。以下从资金流向、上涨逻辑、细分机会及风险提示四方面展开分析: 一、资金流入:多市场联动,主力与北向资金共同加仓有色金属板块的资金热度已形成“期货-股市-基金”的全链条传导:期货市场: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沪金、沪铜、沪银成为资金流入量最大的三个品种,单日流入分别达198.91亿元、96亿元和48.23亿元。即便交易所为防范假期风险提保扩板,资金仍逆势涌入,反映出对品种假期表现的强烈看好。权益市场:9月30日,有色金属板块获逾1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月1日板块延续强势,AMAC有色指数涨幅达2.76%,多只有色金属ETF单日涨幅超2.4%。北向资金:10月1日北向资金增持有色金属板块超15亿元,ETF单日净申购合计5.2亿元,外资与境内资金形成做多合力。 二、上涨逻辑:基本面、政策与流动性三重支撑1. 基本面强势: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上行周期,铜价突破1万美元/吨,金价站上3800美元/盎司,钴、钨等小金属价格涨幅超3%。下游需求同步回暖,国内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扩张,基建、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对有色金属的消费预期提振,形成“量价齐升”格局。2. 政策红利落地:国内“反内卷”政策持续优化有色行业供给侧结构,八部门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10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速控制在1.5%左右,远低于此前规划,产能收缩预期推动板块估值修复。3. 流动性宽松预期:全球货币宽松环境下,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截至6月末持股总市值达2.29万亿元;国内两融余额从6月末的1.85万亿攀升至8月末的2.25万亿,充裕的流动性为板块提供资金支撑。 三、细分机会:聚焦高景气赛道有色金属板块内部分化明显,建议重点关注两大方向:1. 新能源金属:锂、镍、钴等品种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的高增长,产能释放与需求共振下,业绩弹性突出。2. 小金属与贵金属:钨、稀土等战略小金属受供给端约束,价格弹性较大;黄金、白银兼具避险与保值属性,在全球不确定性提升背景下,配置需求旺盛。 四、风险提示与后市展望风险点:需警惕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对板块的冲击。后市预期:短期来看,消费旺季备货与假期效应将延续板块强势;中长期而言,供给侧改革与新能源需求升级将支撑行业景气度,机构资金已开始提前布局,板块有望成为四季度领涨主线之一。除有色金属外,10月还可关注其他结构性机会:政策驱动的合成生物、金融科技板块(10月1日多项新规生效),以及国庆假期催化的旅游、餐饮消费复苏板块。但从资金集中度与确定性来看,有色金属板块的“量价利”共振逻辑更为清晰,短期配置价值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