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需要从政策支持、市场环境优化、投资领域拓展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具体如下: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强化政策引导: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明确鼓励民间投资的领域和方向,如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对民间资本投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给予支持。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促进民间投资工作调度评估机制,对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定期调度、通报和评估,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设立中央预算内投资促进民间投资引导专项,引导民间投资方向。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破除隐性壁垒:建立统一透明的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禁止和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清单之外一律平等对待,消除准入歧视。加强对招标投标领域的监管,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杜绝歧视性条款和恶意排斥中小企业的行为。 保障公平竞争: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严格执行采购预留份额,建立“壁垒清单”动态清理机制,将公平竞争审查嵌入政策制定全流程,并设立企业投诉直通渠道,确保民间资本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公平待遇。拓宽民间投资领域 鼓励参与新兴产业:支持民间资本加大在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鼓励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引导民营企业聚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细分赛道加大研发投入。 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数字领域、医疗、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市场准入限制,支持民间资本培育智慧零售、共享办公、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强融资支持力度 完善投贷联动机制:继续推进国家发改委与银行建立的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通过在线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互联共享,打通项目信息渠道,引导银行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贷款支持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基础设施REITs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了解民间投资企业的诉求和困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强对民间投资的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投资项目信息、市场动态等咨询服务。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企业创新创造,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