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9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36.25万亿元,首次突破36万亿元大关,这也是年内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股票型基金表现突出,成为推动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重要力量。以下从规模增长详情、驱动因素、行业影响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亮眼在此次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6万亿元的过程中,股票型基金的增长尤为显著。8月单月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约6281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3327亿元,两者合计贡献了超9600亿元的增量,成为拉动公募总规模攀升的核心动力。从整体结构来看,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规模已达9.71万亿元,距离10万亿元关口仅一步之遥。值得关注的是,股票型基金的增长与ETF产品的爆发密切相关。截至2025年9月25日,全市场ETF规模达5.49万亿元,其中股票型ETF规模约3.62万亿元,占比65.93%。ETF作为标准化、低费率的投资工具,近年来凭借便捷的交易方式和透明的运作模式,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尤其在科技、新能源等主题领域,相关ETF产品规模增长迅速。 二、多重因素驱动股票型基金增长1. 市场环境回暖:2025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回暖,整体市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凸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数量占比超九成,“翻倍基”批量涌现,显著提升了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配置意愿。此外,美股、港股市场升温也带动了跨境股票型基金(QDII)规模的增长。2. 政策引导支持:证监会5月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通过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机制(如ETF快速注册)、提升权益基金在监管评价中的权重等措施,引导行业资源向股票型基金倾斜。政策推动下,基金公司加快布局科技、新质生产力等主题股票型基金,产品供给的丰富进一步吸引了资金流入。3. 投资者需求升级:随着居民财富管理意识提升,越来越多投资者通过股票型基金参与资本市场。同时,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加大对权益市场的配置,为股票型基金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此外,基金销售机构从“重销售”向“重服务”转型,通过投顾、定投等专业服务降低投资者决策成本,也促进了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增长。 三、对行业与市场的深远影响股票型基金的快速增长不仅推动公募基金行业进入36万亿时代,还对资本市场产生多重影响:提升市场机构化水平:股票型基金规模扩大意味着专业机构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话语权增强,有助于引导市场投资理念从短期炒作转向长期价值投资,提升市场稳定性。助力实体经济转型:股票型基金重点配置电子、新能源、医药等新兴产业,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直接融资支持,推动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行业竞争格局优化:权益类基金的增长倒逼基金公司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尤其是在细分赛道的研究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低费率、高透明的指数型股票基金加速行业竞争,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从长期来看,随着经济持续复苏、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股票型基金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进一步提升在公募基金中的占比,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