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气象局监测及多渠道权威报道,2025年夏季上海高温天气在8月底再度刷新两项历史气象纪录,具体表现为: 一、两项破纪录的核心数据1. 最长连续高温日数 自8月6日起至8月31日,上海徐家汇气象站连续26天日最高气温≥35℃,打破了1926年创下的连续24天高温纪录(1926年7月22日-8月14日),成为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过程。这一纪录的刷新意味着上海高温天气的“耐力”达到了百年一遇的程度。2. 8月最多高温日数 整个8月,上海共出现27个高温日(日最高气温≥35℃),超过2024年创下的26天纪录,成为1951年以来8月高温日数最多的月份。更值得注意的是,8月16日至31日实现了高温“大满贯”,即中下旬连续16天无间断高温,这在历史同期极为罕见。 二、破纪录高温的成因分析此次极端高温的核心推手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的异常活动:副高阶段性强化:6月上中旬副高位置偏西、偏北且强度偏强,导致高温提前至6月17日出现(较常年偏早10天);7月受台风影响短暂缓解后,8月副高主体再度增强并稳定控制长三角地区,形成“高温牢笼”。全球气候背景:叠加全球变暖趋势,副高的稳定性和强度进一步加剧,使得上海在副高控制期间几乎无有效降雨,热量持续累积。 三、高温引发的连锁影响1. 健康与民生 持续高温导致中暑、心脑血管疾病等急诊病例显著增加,户外工作者、老年人等群体面临更高风险。气象部门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提醒市民减少户外活动并做好防暑措施。2. 能源与农业 电力负荷屡创新高,空调使用量激增导致电网压力陡增;农业领域则因土壤水分蒸发过快,部分农田出现干旱,需加强灌溉保障作物生长。3. 城市运行 高温加速路面沥青软化、建筑材料热胀冷缩,增加了基础设施维护压力。部分地区还因电力紧张实施错峰用电。 四、未来天气趋势与应对短期降温与秋老虎风险 受西风槽和冷空气渗透影响,9月1日起上海出现降雨,气温骤降至25-34℃,高温暂时缓解。但气象部门预测,9月3日后副高可能再次西伸北抬,带来新一轮“秋老虎”热浪,需警惕高温反复。 长期气候挑战 上海近年高温日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如2024年8月26天、2025年27天),反映出气候变化对城市的深远影响。气象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温预警机制,加强城市热岛效应治理,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缓解极端天气压力。此次破纪录的高温事件再次警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可能持续增加,社会各界需提升应对韧性,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到个人防护形成多层次防御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