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儿童铅中毒是一个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铅的毒性更为敏感,即使低水平的铅暴露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以下是关于儿童铅中毒需要了解的关键知识: 一、儿童铅中毒的定义与判断标准定义:铅中毒是指铅在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造成损害的一种疾病。儿童铅中毒通常是慢性、低水平暴露导致的,急性大量铅中毒较为少见。判断标准:目前国际上常用血铅水平作为判断依据。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标准,儿童血铅水平≥5μg/dL(微克/分升)即被视为“需要关注的水平”,应采取干预措施;我国也采用这一标准作为儿童铅中毒的参考阈值。 二、儿童易受铅中毒影响的原因1. 生理特点:儿童呼吸道、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是成人的3-5倍,而肾脏排铅能力仅为成人的60%左右,导致铅更易在体内蓄积。2. 行为习惯:儿童喜欢用手抓东西、啃咬玩具或手指,若接触到含铅物品(如油漆碎片、土壤),易通过口摄入铅;且儿童身高较低,呼吸的空气更接近地面(可能存在铅尘)。3. 发育阶段:铅会干扰神经系统发育,尤其在0-6岁儿童大脑快速发育阶段,即使低水平铅暴露也可能影响智力、注意力和行为能力。 三、常见的铅暴露来源1. 环境因素:   - 含铅油漆:老旧房屋(尤其是1978年前建造的)墙壁、家具的油漆可能含铅,脱皮后形成的粉尘是重要来源。   - 土壤与空气:工业污染(如铅蓄电池厂、冶炼厂)、汽车尾气(含铅汽油虽已淘汰,但历史残留仍存在)、交通繁忙路段的土壤易被铅污染。   - 饮用水:老旧输水管道含铅,尤其是清晨第一次放水时,铅易溶于水。2. 日常用品:   - 玩具与文具:部分劣质玩具(尤其是彩色塑料、金属玩具)、蜡笔、水彩笔可能含铅。   - 食品相关:含铅的陶瓷餐具(内壁彩绘)、爆米花机的铅衬里、某些罐头食品的焊锡等。3. 其他:含铅中药(如部分偏方)、化妆品(如某些美白产品)、二手烟(香烟烟雾中含铅)等。 四、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儿童铅中毒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但长期积累会出现以下损害:神经系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多动、易怒,严重时可出现头痛、呕吐、惊厥、昏迷,甚至智力不可逆损伤。造血系统:贫血(面色苍白、乏力)。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痛、便秘、恶心呕吐。其他: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听力受损等。 五、如何预防儿童铅中毒?1. 减少环境接触:   - 定期清洁家居:用湿抹布擦拭桌面、地面,避免铅尘飞扬;老旧房屋若墙面油漆脱落,及时用环保涂料修复,修复时让儿童远离。   - 注意饮用水安全:清晨先打开水龙头放水1-2分钟(待管道内滞留水排尽)再使用;怀疑管道含铅时,可检测水质。   - 避免去污染区域:远离工业厂区、交通拥堵路段,减少儿童在户外地上爬行、玩耍的时间,玩耍后及时洗手。2. 规范日常用品:   - 选择正规厂家的玩具、文具,避免购买色彩鲜艳的劣质产品;不要让儿童啃咬玩具。   - 餐具优先选不锈钢、玻璃或陶瓷(无彩绘内壁),避免使用破损的陶瓷餐具。3. 养成良好习惯:   - 勤洗手:尤其饭前、便后、玩耍后,用肥皂彻底清洗(可去除90%以上的铅尘)。   - 注意饮食:多吃富含钙(牛奶、豆制品)、铁(瘦肉、动物肝脏)、锌(坚果、海产品)的食物,这些元素可减少铅的吸收;少吃含铅高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4. 特殊人群防护:孕妇需避免铅暴露(铅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哺乳期妈妈也应减少接触。 六、铅中毒的检测与治疗检测:最常用的是血铅检测,建议高危儿童(如居住在老旧房屋、工业区附近)定期检测(1-6岁每年至少1次)。治疗:  - 血铅水平5-44μg/dL:以脱离铅源、营养干预为主,定期复查血铅。  - 血铅≥45μg/dL: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铅药物(如依地酸二钠钙),但药物有一定副作用,需严格遵医嘱。 总结儿童铅中毒的核心是“预防为主”,因为一旦造成损害往往不可逆。家长应提高警惕,了解铅暴露来源,做好日常防护,定期带孩子检测血铅,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最大限度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