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中产炒热的自行车,价格确实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骑行热兴起时,自行车不仅是锻炼工具,更是品位的象征,被中产等人群纳入购物清单,进口中高端车型价格高昂,且一车难求。但如今,捷安特、美利达、崔克等知名品牌都出现了库存翻倍增长的情况。为了清库存,各大品牌纷纷降价促销。如崔克淘宝官方旗舰店有多个车款给出了5000—20000元不等的降价幅度;捷安特PCR LTD2从4998元降到了3998元;美利达入门款公路车“斯特拉95”也从四千多块钱降到了2598元。自行车价格下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供需失衡:骑行热潮期间,自行车销量激增,经销商大量囤货、厂商扩产。但随着骑行热度消退,市场需求减少,而供给量依然很大,导致库存过剩,供过于求的矛盾集中爆发,价格体系随之崩塌。国产车型冲击:国产自行车品牌崛起,如喜德盛等,其车型凭借配置优势和较高的性价比抢占市场。消费者逐渐意识到国产并不等于低端,不再盲目追求国际品牌,使得国际品牌即使降价后,也难以与国产车竞争。二手市场冲击:二手平台上,高端自行车车型折旧率飙升,原价5000元的公路车可能仅售2600元,这对新车市场造成了冲击,导致新车销量进一步萎缩。出口转内销压力:欧洲市场需求疲软,中国作为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大国,厂商被迫将过剩产能转向国内,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促使企业通过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消费信心低迷:全球经济疲软影响了中产阶层的购买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得更加务实,对自行车的消费需求下降,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