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增5个口岸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即日起实施!
敞开的大门,便捷的通关,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国家移民管理局11月3日发布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10项创新举措。其中自2025年11月5日起,增加广州琶洲客运港、横琴、港珠澳大桥、中山港、广珠澳高铁西九龙站等5个口岸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入境口岸。
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的入境口岸总数由60个增加至65个。这一政策将极大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
01 新政亮点
此次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的10项创新举措是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这些措施不仅包括增加过境免签口岸,还涵盖多个方面的便利化服务。
6项措施自2025年11月5日起实施: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实施大陆居民申办往来台湾探亲签注“全国通办”。
在部分与港澳台通航通行口岸推广应用智能通关;支持促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生产要素高效跨境流动。
扩大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查验手续口岸范围;增加广东省5个口岸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口岸。
4项措施自2025年11月20日起实施:扩大内地居民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试点城市范围。
为持探亲签注往来港澳地区的内地居民在港澳地区续办同类型探亲签注提供便利。
扩大可签发一次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口岸范围;实施外国人入境卡网上填报。
02 新增口岸详情
本次新增的5个240小时过境免签入境口岸均位于广东省,且是毗邻港澳的重要口岸。
具体包括:广州琶洲客运港、横琴、港珠澳大桥、中山港、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
至此,广东省此类入境口岸已达10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这些口岸的加入进一步织密了大湾区的过境免签口岸网络,为国际旅客提供了更多入境选择。
特别是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作为“一地两检”的铁路口岸,纳入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进一步发挥香港与内地联系的作用。
03 政策适用条件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于55个国家的公民。
这些国家的公民需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确定日期及行程的联程客票,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
他们可从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5个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入境,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
停留期间可从事旅游、商务、访问、探亲等活动。
但需注意的是,工作、学习、新闻采访等需事先批准的活动仍应办妥签证方可入境。
符合与我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或我单方面免签政策的,可从其规定。
04 智能通关推广
此次同步实施的还有智能通关推广措施。
自11月5日起,在深圳市深圳湾口岸、珠海市拱北口岸实施“刷脸”智能通关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新增上海虹桥机场,厦门高崎机场、五通码头,广州琶洲客运港、南沙客运港。
深圳皇岗、罗湖、莲塘、福田、文锦渡,珠海横琴、港珠澳大桥等口岸推广应用“刷脸”智能通关。
年满14周岁以上,持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和多次有效逗留、探亲、商务、人才、其他类赴港澳签注的内地居民。
以及持有效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含非中国籍)的港澳居民、持5年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台湾居民。
且同意采集核验面相、指纹等信息用于出入境边防检查核验的,可选择使用上述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现场智能快捷通道“刷脸”通行。
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经智能快捷通道出境入境时应有法定监护人陪同。
05 经济意义
此次新增的5个口岸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琶洲客运港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举办地的“家门口”口岸,此次被纳入政策适用入境口岸范围后。
凭借其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广交会展馆的地理优势,将为全球商贸人士参与这一国家级展会提供更加便捷的“口岸-场馆”无缝衔接服务。
该政策落地对提升广交会国际化便利度、强化展会辐射带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边检总站表示,将围绕粤港澳互联互通、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通关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为广东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广州琶洲客运港、横琴、港珠澳大桥等5个新口岸加入240小时过境免签行列,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交往门户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来自55个国家的公民如今可以更便捷地从广东入境,在一周内从事旅游、商务、探亲等活动。
一道道关卡变为通途,一张张面孔带着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