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在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组织召开的浙江交工2025年科学技术成果专场评价会上,浙江交工的121项科学技术成果被评为国内先进及以上水平。具体情况如下:国际领先:《T梁骨架流水生产线关键施工技术》成果研发了国内首条公路T梁钢筋骨架全流程生产线,实现了T梁钢筋骨架自动化生产,提高了钢筋加工安装精度和效率,已在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城区段工程中应用,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前景。总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高吸附性机制砂尾粉(干法)改性技术及混凝土工程应用研究》成果揭示了机制砂尾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作用机理,研发了专用减水剂和智能集尘系统,在杭绍甬等工程中应用,获得多项专利和标准,在改性理论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共有5项,分别为《海域超水深复杂自然条件下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关键技术》《物联网赋能全链路数字化智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陡倾土岩二元路堑边坡稳定性控制与生态防护研究》等。例如《海域超水深复杂自然条件下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关键技术》解决了深海区域钢筋笼制作安装难题,应用于宁上高速公路霞浦至福安段工程,具有良好效益和价值。国内领先:有45项成果被评为国内领先,这些成果涵盖了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工程建设的多个领域,在施工技术、材料应用、工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国内先进:69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涉及交通工程的各类细分技术和工艺,推动了行业技术的整体进步,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评审结果将作为研发项目结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落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将为交通建设行业树立创新标杆,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数智融合”方向高质量发展。
|
|